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天下 > 聚焦 > 正文

继往开来,重整行装再出发——习近平总书记讲过的长征故事

2021-10-21 13:15:31 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我到广西考察的第一站就来到这里,目的是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坚定理想信念,砥砺革命意志。”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向湘江战役红军烈士敬献花篮并三鞠躬,瞻仰“红军魂”雕塑,参观纪念馆。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红军将士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我们要抱定必胜信念,勇于战胜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风险挑战,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伟大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谱写的壮丽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巍峨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情讲述长征故事,强调“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

穿越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80多年前那段苦难和辉煌,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

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信念的胜利。“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在风雨如磐的长征路上,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激励和指引着红军一路向前。在红一方面军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长征这条红飘带,是无数红军的鲜血染成的。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2014年10月31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镇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英雄陈树湘的故事。

“闽西这个地方为革命作出过突出贡献。长征出发时,红军中有两万多闽西儿女。担任中央红军总后卫的红34师,6000多人主要是闽西子弟,湘江一战几乎全师牺牲。师长陈树湘不幸被俘,他撕开腹部伤口,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实现了‘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誓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长征历时之长、规模之大、行程之远、环境之险恶、战斗之惨烈,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战争史乃至人类文明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在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其中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20余座,穿越了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红军将士上演了世界军事史上威武雄壮的战争活剧,创造了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2016年7月18日,宁夏固原市西吉县将台堡。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选择这里作为宁夏考察第一站。

夏雨绵绵。在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前,习近平总书记敬献花篮,整理缎带。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和将台堡会师,标志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在长征路线沙盘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

长征的胜利,靠的是红军将士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压倒、征服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征服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

2018年1月5日,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被冻死的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显现出强大力量。我们党就是靠着千千万万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分子无私奉献,才赢得了一场场艰苦卓绝的斗争。”

“长征中能活下来的有多少人?红军战士靠的是什么?图的是什么呢?”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南昌市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时动情地说,“他们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最重要的信念就一条,就是相信共产党,相信红军,相信跟着红军走就是有前途,相信共产党做的事情就是为穷苦老百姓好,相信共产党说的就是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时的情况下,红军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不成功,比如红军无法渡过湘江、乌江、大渡河,过不了雪山草地,三大红军主力最后无法会合。但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只要理想信念在,党的事业一定会成功。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正因如此,党和红军才一次次绝境重生,愈挫愈勇,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奇迹。”

今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专程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

“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的壮烈一战,是决定中国革命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湘江战役,始终牵挂在湘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先烈,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做好烈士遗骸收殓保护工作、规划建设好纪念设施。这个纪念园,就是在总书记亲自关心下建成的。

在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画面中,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为掩护红军主力渡江,这位“绝命后卫师”师长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苏醒后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

1934年底,一场中国革命史上气壮山河的战役在这里打响。红军将士浴血奋战,付出极其惨烈牺牲,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企图。

在中央红军抢渡湘江四大渡口示意图前,讲解员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据罗荣桓同志回忆,他在渡江后回头一看,身后就只跟着一名十几岁扛着油印机的小红军战士。江面上漂满了红军战士的遗体,鲜血染红了湘江水。至今在桂北仍然流传着一首民谣: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尽埋英烈骨;三年不饮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鱼。”

“当时真是危险啊!”习近平总书记说,“试想,如果没有这么一批勇往直前、舍生忘死的红军将士,红军怎么可能冲出敌人的封锁线,而且冲出去付出了那么大的牺牲,还没有溃散。靠的是什么?靠的正是理想信念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

长征的胜利,使我们党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才能把革命事业引向胜利。这是在血的教训和斗争考验中得出的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凶恶残暴的追兵阻敌,面临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还面临着同党内错误思想的激烈斗争。经过长征,党和红军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因为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找到了指引这条道路的正确理论。”

贵州,红色的土地。

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特别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15年6月16日,在贵州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和遵义会议陈列馆。总书记听讲解,看实物,观图片,不时询问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有关情况。遵义会议会议室按当年场景摆放着会议桌椅,墙上挂着全部参会人员照片,总书记驻足凝视。看了“四渡赤水”多媒体演示片,总书记称赞“毛主席用兵如神!真是运动战的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今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乌蒙深处,乌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陷入了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

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遵义会议的鲜明特点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确立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创造性地制定和实施符合中国革命特点的战略策略。这在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前进道路上,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1936年7月,红31军93师274团第三次过草地,陷入断粮的困境,官兵们只好挖野菜、吃草根。

14岁的战士周广才拿出自己的牛皮腰带,和战友们吃了一半,攥紧剩下的半截,眼含热泪对战友说:“同志们,我们把它留作纪念,带到延安见毛主席吧!”

就这样,大家怀着对革命胜利的憧憬,忍饥挨饿,将半截皮带留了下来。

在随后的征程中,周广才所在班的6名战友相继牺牲,只有他到达了延安。周广才在皮带的背面烫上“长征记”3个字,纪念那段难忘的岁月。

“对军队来讲,坚定信仰信念最核心最紧要的就是铸牢军魂,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刚才,在参观军史馆时,我对长征途中红31军93师274团‘半截皮带’的故事,感触很深。”2016年1月5日,在第13集团军视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红军战士宁肯忍饥挨饿,也要将半截皮带留下来,带着它‘去延安见毛主席’。这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铁心跟党走’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部队中像这样的红色资源很多,要发掘好、运用好,丰富‘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内涵,加强党史军史和光荣传统教育,确保官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2016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我们纪念刘华清同志,就是要学习他一心向党、始终忠诚的坚强党性。”“长征时,他参加独树镇战斗腿部负重伤,组织上明确伤员可以就地安置,但他态度坚决地说,‘给100块大洋也不留下,死也要死在红军队伍中’。就是凭着这种跟着红军、跟着党的决心,他忍着剧痛、拉着马尾巴追随大部队行军。”

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最根本的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长征路上,全党同志都要自觉坚持和维护党的领导,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竭尽全力完成党交给的职责和任务,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我们党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永远走在时代前列。”

长征的胜利,是方向和道路的胜利。

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蹚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

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红军过草地的时候,伙夫同志一起床,不问今天有没有米煮饭,却先问向南走还是向北走。这说明在红军队伍里,即便是一名炊事员,也懂得方向问题比吃什么更重要。如果在方向问题上出现偏离,就会犯颠覆性错误。对此,我们必须有十分清醒的认识。”

历史是不断向前的,要达到理想的彼岸,就要沿着我们确定的道路不断前进。

一百年来,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都始终把握历史主动、锚定奋斗目标,沿着正确方向坚定前行。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只要全党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就能够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形成万众一心、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

“我们的军队是人民的队伍,我们共产党人和老百姓的感情就是共用一条被子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