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人才工作纪实
2021-09-27 10:47:34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尤洋鑫 我来说两句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踏上新征程,日益壮大的人才大军必将进一步支撑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 题: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于伟大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推动人才工作纪实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丁小溪、高蕾、范思翔 人才,强国之根本、兴邦之大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面深入推进人才强国战略,高瞻远瞩谋划人才事业布局,大刀阔斧改革创新,广开进贤之路、广聚天下英才,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踏上新征程,日益壮大的人才大军必将进一步支撑引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举旗定向、谋篇布局,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 2021年6月29日,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华灯璀璨,气氛热烈。 伴着铿锵雄壮的乐曲声,我国焊接领域“领军人”、71岁的“钢铁裁缝”艾爱国大步走上授勋台,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他颁授“七一勋章”。 “大国工匠,国家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总书记同他亲切握手、表示祝贺,殷殷话语彰显爱才重才的深厚情怀。 在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厂房内拍摄的艾爱国(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回望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就是一部集聚人才、团结人才、造就人才、壮大人才的历史。 从毛泽东同志鲜明提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到邓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百年大党求贤若渴、珍视人才的优良传统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接续投身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画卷中写下动人精彩的篇章。 这是一个呼唤人才也造就人才的光辉时代,这是一项需要人才也孕育人才的伟大事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民族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高度,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核心位置,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持续释放加强人才工作的强烈信号。 深圳市福田区南园小学教师、香港理工大学对外汉语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的香港青年黄晓蕾在英语课上与孩子们互动(9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2012年12月,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深圳。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最后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在欧美同学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深刻指明新形势下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亲自谋划、亲自指导。 多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深改组(委)会议等重要会议,研究人才议题;深入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一线,实地调研人才培养使用;出席“两院院士大会”“科技三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就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等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抓好人才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为新时代人才工作和人才事业发展指明方向。 以上率下、示范引领。 连续多年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亲自为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颁奖;多次主持召开会议,就重大方针政策制定当面听取党内外各方面专家人才的意见建议;多次会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力倡导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以强烈的人才意识,带动全社会厚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这是不断完善的人才事业顶层设计——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专门提出“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的改革任务;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围绕全面依法治国,将人才发展纳入法治建设轨道; 党的十九大强调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 2018年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将“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纳入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作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将建成“人才强国”确立为2035年远景目标。 这是愈加明晰的人才工作思路理念——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努力建设一支矢志爱国奉献、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 强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 坚持五湖四海,“要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 提出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 从定位作用到目标举措,从工作导向到检验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进一步牢固确立了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 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妇产专业副主任医师饶阳为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妇产科的医生进行培训(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睿 摄 “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过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80多年前,作家何其芳以诗一般的语言,生动描绘了知识青年奔赴延安、投身革命的火热景象。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如今,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的美好图景在神州大地渐次展开。 加强领导、深化改革,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神舟十二号,我是北京。”“北京明白。” 不久前,一则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北京总调度高健从容冷静进行“天地对话”的短视频走红网络。 细心的网友发现,坐在这名“90后”小伙儿身边的,正是曾经被网友称为“神八哥”的神舟八号飞行任务北京总调度、“80后”杨彦波。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在监测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情况(6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我们尊重和积极调动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的创造精神,锻炼和培养了一支能够站在世界航天科技前沿、勇于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人才队伍特别是青年才俊。” 从“神舟飞天”到“嫦娥揽月”到“天问探火”,“国家使命”一次次圆满完成的背后,是一代代航天英才的接续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事业蓬勃发展,人才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人才强国建设取得前所未有的新成就。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 “十年前回国,很多人不理解。当时国内的高端植入医疗器械领域几乎全被进口产品垄断,我希望学成报国,在自己的土地上实现人生理想。” 2018年全国两会上,“80后”全国人大代表袁玉宇向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自己留学回国在广东创业的故事。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袁玉宇的企业已成为国内植入类医疗器械领域的新秀,多个产品突破性地实现产业化。 “80后”海归袁玉宇介绍他创立的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2019年2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周自扬 摄 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 2021年5月,党的历史上第一部关于组织工作的统领性、综合性基础主干法规《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例》印发,设专章对党的人才工作作出规定,明确了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由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不断健全。 湖北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流动、激励和生态环境6个方面,提出16条硬措施,加快推动科技强省建设;辽宁鞍山创新方式方法,研究制定“党管人才”日常例会、督查抽查等四项配套制度;山东青岛实施党委书记人才工作项目,市、区两级党委书记立下“军令状”,带头实施、聚力攻关,推动“双招双引”……日益完善的领导体制,不断创新的方式方法,激发了各地人才工作的内生动力。 ——协调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 “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在今年5月28日召开的“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了这番话,台下掌声雷动。 “总书记强调要建立让科研人员把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上的保障机制,很振奋人心。”现场参会的一位院士激动地说。 不光要让科技人才专注科研、聚焦主业,持续调动人才积极性、释放活力也是改革的“必答题”。 “由于学历原因,我以前无法晋升正高级职称。这次通过‘破四唯’竞聘,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56岁的花生专家崔凤高没想到,自己能真切享受到改革的“福利”。 最近,山东省农科院组织“破四唯”岗位竞聘工作,经过现场答辩、专家组评审和综合评议,10名科技人员成功晋升到高一级岗位。 体制顺、机制活,则人才聚、事业兴。 2016年2月,我国印发第一个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综合性文件《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放权、松绑”为核心,突出“精准、分类”要求,提出一系列务实管用的改革举措。 2017年9月,中央组织部召开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经验交流会,进一步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以政策突破带动体制机制创新。 从《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到《关于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的指导意见》,再到《关于深化实验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续出台,破解人才工作体制机制障碍,中国特色人才制度优势进一步彰显。 从完善人才培养到改进人才评价,从畅通人才流动到激励人才发展……一项项制度举措环环相扣,人才链、创业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人才创新创业平台日臻完善,人才活力进一步释放。 ——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福州工作期间,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时提出的办学理念。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福建闽江学院服装与艺术工程学院教授李永贵(中)在“福建省新型功能性纺织纤维及材料重点实验室”教学生做纺丝实验(3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工作的中心环节。 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技能劳动者已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从高端领军人才,到技能人才、乡土人才;从自然科学人才,到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文艺人才;从本土培养人才,到海外引进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坚持“高端引领、整体开发”,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齐头并进,人才队伍结构日益完善。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如今,不同专业特长、不同职业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长,源源不断的人才优势转化为澎湃不竭的发展优势。 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2020年9月1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东大厅。习近平总书记邀请来自不同领域的科学家面对面交流,就“十四五”规划建议听取意见建议。 这是一场问计于民的谈心会。从如何看待冷门基础研究,到怎样吸引和培养顶尖人才,再到为科技工作锚定坐标,科研工作中的困惑和难题,习近平总书记记在笔端、挂在心间。 这也是一场凝心聚力的动员会。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须汇聚起包括广大科学家在内的各类人才的合力。 踏上新征程,要以高水平创新人才为高水平自立自强夯基垒台—— “这些产品都是自主研发的吗?”2020年10月12日,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里,习近平总书记拿起一块陶瓷基板边看边问,对企业自主创新情况的关切溢于言表。 测试分析室里,科研人员正在对材料进行纳米级的微观分析。听说他们中有5名博士,其中2名还是“海归”,总书记十分高兴。 “企业现在有多少工程师?”“市场占有率怎么样?”总书记接连询问。 面对企业员工,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自主创新是我当前最重视的,也是党中央最重视的事情。企业要发展,产业要升级,经济要高质量发展,都要靠自主创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方兴未艾。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然而也应看到,目前我国仍存在基础科学研究短板突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高水平创新人才数量质量与世界一流水平仍有差距。 “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因子”。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综合职业技术教育中心飞机维修专业教师在给学生上课(2020年12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实行‘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做到不论资历、不设门槛,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要更加重视人才自主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