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如何理解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2021-09-07 14:44:49 作者:许金华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孙劲贞   我来说两句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缔造形成了诸多伟大精神,这些精神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对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笔者认为,建党精神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生成、发展、壮大的灵魂和旗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的精神之源。

位于党的百年历史长河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征程中先后缔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革命精神,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党的革命精神谱系。所谓谱系,其最初释义是指“家谱上的系统”,引申意为“事物发展变化的系统”(《现代汉语语典》),“谱系”一词释义的背后体现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同一谱系,即同宗同族、同根同源,即使日后如何的枝繁叶茂亦仍同属一个家族、一个系统、一个整体,因为背后它们有着共同的血脉和基因。建党精神因其生成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际,在纵向传承的序列上处于革命精神的发韧之期、奠基之时。据此,建党精神占据着革命精神历史长河的源头,历史赋予了它作为党的精神之源的固有地位。历史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再走向明天,历史的联系是不可能割断的。源于伟大建党精神的党的革命精神发生发展史,正是这一宏大历史观的生动体现和具体表征。

明晰了党的精神的逻辑取向。党的精神是党内政治文化的集中体现,而文化的生成、发展和传承有相应的逻辑进路,伟大的建党精神则对党的精神的生成逻辑和内在理路进行了生动诠释,提供了思维导图。在理论逻辑上,建党精神关于作为革命精神主体的中国共产党在信仰信念上的选择与坚守,明确了马克思主义是党的百年征程中所有革命精神生成的理论基础,因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刻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为党的革命建设实践提供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在历史逻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成、发展、传播和近代中国救亡实践的契合推动了建党精神的诞生,早期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建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历史累积,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逻辑揭示了党的革命精神的产生都有着内在的历史关联,它们的形成是人民的选择、历史必然。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孕育于伟大时代,与建党精神一样,党的革命精神总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迫切的当下需求,都是对现实关切的积极回应,是对时代之问的切实解答。

标识了党的精神的科学本质。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伟大精神,尽管内涵不尽相同,但其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是相通的、统一的、一致的。党的精神虽因时代、场域的不同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表达上有所区分,但这些内容的背后所体现的思想本质在接续传承中始终未变,延续着伟大建党精神所确定的基本标识,始终围绕建党精神所涵盖的“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所铺展,即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和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认知”,赓续党的精神谱系的灵魂;矢志于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真挚“情感”,凝聚起党的精神谱系的精髓;秉持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汇集起党的精神谱系的核心要义;忠于集体、人民至上的高尚“行为”,彰显出党的精神谱系的价值情怀。

对党的精神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指引。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伟大的建党精神从生成之初就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人毕生的价值取向,为党的精神提供了一脉相传的价值坐标。伟大的建党精神宣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属性和阶级本质。无产阶级政党和共产党人是为了全人类的最终解放而奋斗的,是要在全世界建成“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这在世界维度上为革命精神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指引。建党精神诞生于近代中国民族危亡之际,是伴随着救国之路的艰辛探索而产生的,这一逻辑起点赋予党的革命精神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为党的革命精神在国家和民族维度的价值取向明确了方向。建党精神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意识,宣示了从建党伊始共产党人就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这一内在规定为党的革命精神在人民维度的价值取向提供了遵循。

(作者系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