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国内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数风流人物|“两弹一星”先进群体: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2021-06-04 13:40:21 彭韵佳、张泉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瑶

新华社北京6月3日电 题:“两弹一星”先进群体:精神之光 永不熄灭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张泉

在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大楼三层,有两所办公室始终被保留着。一所是力学所首任所长钱学森的办公室,另一所是首任副所长郭永怀的办公室。

钱学森、郭永怀,他们都属于一个被历史铭记的英雄群体——“两弹一星”先进群体。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1955年,钱学森克服重重阻力和困难回到祖国,将自己的余生贡献给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回国后,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等。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大家都很兴奋。”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回忆上钱学森的课,仍然记忆犹新。在那几期培训班的学员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为中国航天的领军人物,推动了“两弹一星”和中国航天事业的进步。

早一步归国的钱学森数次写信给同门师弟郭永怀:“快来快来,我们拼命地欢迎你!”

郭永怀归国后,便投身于我国“两弹一星”的建设。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在完成第一次热核弹头试验准备工作返回北京时,因飞机着陆失事不幸遇难。

当人们从机身残骸中找到郭永怀时,发现他同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胸前保护着完好无损的装有绝密实验资料的公文包。

像钱学森、郭永怀这样的前辈科学家还有很多,他们有人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与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义无反顾地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中;也有人隐姓埋名数十载,风雨兼程,为攻克科研技术难题而通宵达旦;还有人甚至为科研奉献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科学家们白手起家、攻坚克难,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创造了令世界瞩目的科技奇迹,让“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1964年10月16日,沙漠深处惊天动地一声巨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10月27日,我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导弹飞行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爆炸;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

“两弹一星”是不朽丰碑!它筑起了新中国的安全屏障,也为新中国的科技发展打下牢固根基。

1999年9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作为共和国长空利剑的铸造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始终不忘初心,赤胆忠诚,求真务实,把自己全部的热血和青春,奉献给了祖国的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为祖国和人民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他们的名字与功勋将被历史永远铭记。

伟大事业铸就伟大精神。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