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是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绿色能源发展“风光无限”
2021-03-31 09:48:46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责任编辑:张欢欢 |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光明日报记者 张翼 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等可再生能源既不排放污染物、也不排放温室气体,是天然的绿色能源。我国明确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碳中和,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全国两会刚刚通过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对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出了明确任务。 在国新办3月3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表示,现在距离2030年碳达峰还有两个五年,共十年。“十四五”是第一个五年,也是能源低碳转型的关键期,要加快推动碳达峰工作能够成势见效。 可再生能源规模稳居世界第一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规模达6.8亿吨标准煤,相当于替代煤炭近10亿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17.9亿吨、86.4万吨、79.8万吨。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0年可再生能源报告显示,中国是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容量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容量达到9.34亿千瓦,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规模的三分之一。特别是我国风电、光伏去年新增装机约1.2亿千瓦,占全球风电、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中坚力量。 “规模稳居世界第一,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大支撑。”章建华告诉记者,截至2020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的比重达42.4%,较2012年增长14.6个百分点。其中,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分别连续16年、11年、6年和3年稳居全球首位。 章建华指出,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也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的快速进步,成本也快速下降,经济性快速提升,使全球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电、光伏发电加快成为新增主力能源成为现实。可以说,没有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就不可能有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快速蓬勃兴起,中国为全球能源转型、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中国贡献。 绿色能源发展驶入快车道 “可再生能源将从原来能源电力消费的增量补充,变为能源电力消费增量的主体。”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在“十三五”基础上,“十四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年均装机规模将有大幅度提升。 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再生能源在全社会用电量增量中的比重将达三分之二左右,在一次能源消费增量中的比重将超过50%。同时,将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可再生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今年开始风电光伏发展将进入平价阶段,摆脱对财政补贴的依赖,实现市场化发展、竞争化发展。“十四五”将通过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升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既实现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也实现高水平的消纳利用,更加有力地保障电力可靠稳定供应,实现高质量跃升发展。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我们要推动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所以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多措并举保障新能源高水平的消纳利用。”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黄学农告诉记者。 以抓铁有痕劲头推进碳达峰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变革,“十四五”是碳达峰的攻坚期、窗口期,如何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扎实推进? “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要达到12亿千瓦以上,这两个目标任务非常艰巨,我们必须完成。”章建华表示,国家能源局将制定更加积极的新能源发展目标,加快发展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同时要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地发展核电,同时要加快推进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等调节电源建设,增强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大力提升新能源消纳水平。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在重点领域乃至全社会推行绿色用能模式至关重要。“我们将采取更加严格的能耗标准,支持推动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行业和领域非化石能源的替代和用能方式的改变。”章建华指出,要推动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用能模式,也加快取暖、炊事用能等方面电能替代,提升全社会电气化水平,到2025年实现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降低13.5%,单位GDP二氧化碳的排放较2020年降低18%的目标。 据介绍,国家能源局正在研究推动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路径和任务举措,同时抓好国家和省级“十四五”能源规划衔接工作,把可再生能源的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节能减排和碳达峰等目标落实到规划中,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压实各级各地碳减排责任,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实现碳达峰。 《光明日报》( 2021年03月31日 13版)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