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 | 福建 | 时评 | 大学城 | 台海 | 娱乐 | 体育 | 国内 | 国际 | 专题 | 网事 | 福州 | 厦门 | 莆田 | 泉州 | 漳州 | 龙岩 | 宁德 | 南平 | 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国内> 正文
分享到:

《变害为利 造福人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福建木兰溪的先行探索》 第二集

2019-12-27 17:36:17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蔡秀明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1999年12月,木兰溪一期防洪工程的准备工作已经基本就绪。时任水利水电厅厅长汤金华还是感到存在一些问题。

时任福建省水利水电厅厅长汤金华说:“尽管我们前期工作全部做完了,但是对木兰溪防洪工程上或者建的问题,还是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用什么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年的12月在福建省有一个惯例,省五套班子主要领导都会参加冬春兴修水利义务劳动,按照惯例劳动地点通常选在福州市的郊县。这一次,汤金华希望把地点改在莆田市的木兰溪一期防洪工程开工现场。

汤金华说:“我就到了近平同志办公室,给他汇报今年义务劳动怎么安排。因为这个他不能一个人说了算,几套班子领导都要议议的。结果,那天下午就答复说,可以,而且安排时间,告诉我27号。”

1999年12月27日,沿岸群众期盼已久的木兰溪一期防洪工程正式拉开工程建设的序幕。

习近平同志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开工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天是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开工的一天,我们来这里参加劳动,目的是推动整个冬春修水利掀起一个高潮。再有就是,我们支持木兰溪的改造这个工程的建设,使木兰溪今后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当晚,莆田电视台播放了这条新闻,引起了出乎意料的社会反响。

时任中共莆田市委书记叶家松说:“干部、群众的思想基本上比较统一了,大家也觉得省委省政府非常支持这个项目,省里领导都来现场参加劳动了,就证明这项工程是对的,省里是支持的。”

木兰溪防洪一期工程所有工作都在井然有序地展开,大家最担心的施工技术问题,因为前期经过了反复的专家论证和试验,进展顺利。一个多月之后,已经是2000年春节了。

汤金华:“近平同志很短一段时间内来到木兰溪现场大概不下十次,听了汇报、看了材料还不行,必须要自己到现场去踏勘、去问询、去了解。这就是,决定要做就要做成,有担当,以钉钉子的精神把这个事情做好。”

就在木兰溪防洪工程顺利建设的同时,围绕木兰溪全流域的另一场治理行动已经在酝酿和逐步展开。仙游县地处木兰溪上游。翻开1997年县委大事记,有这样一段记载。“8月7日上午,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来我县调研……嘱咐仙游县在发展畜禽养殖业的同时,更要注重环境保护,确保木兰溪水域生态安全。”时任仙游县县长杨添林,全程陪同了这一次调研。

当时的仙游县,正在大力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县农业的支柱产业。

时任莆田市仙游县人民政府县长杨添林说:“猪场的边上挖一块池塘,粪便水就流到这个池塘里面,挑到田里做肥料,当然也会渗透到外面河里,很多老百姓反映水井水不行了。当时习近平同志走过去时他是很坦然地走,我们感到有味道,在个别地方还要手捂着,猪场的味道还是比较大的。当时习近平同志还讲了一句话,他说,你们对木兰溪水环境生态保护,就是对你们发展企业有利,对你们的子孙后代、对莆田下游的人民都是一个贡献,要好好做,做好这篇文章。”

在当时,杨添林还是第一次听到省领导这样的嘱托。这一次调研,还是在木兰溪防洪工程开工的两年前。

时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王开明说:“习总书记1985年到福建以后,从此跟福建结下不解之缘,17年多时间里面,走遍了八闽大地山山水水,通过长期思考,他下决心把生态治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扩大到了整个福建全省。所以在2000年一次省长办公会议上,他(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习近平)就最早提出,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要使八闽大地的绿水青山得到永续利用。”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莆田市的经济还比较落后,从上到下,大家都把发展、开发和建设当作第一要务。如何让木兰溪“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绝大多数干部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治理水患上面。

时任中共莆田市委书记叶家松说:“到了2000年底,我又跟习省长(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作了一次汇报,他听说工程进展很顺利,他很高兴。他说木兰溪的治理工程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不能半途而废;水患治理完了,还要对木兰溪全流域的水环境进行治理。第二条,他告诉我们说,新河道打开了,旧河道不能破坏,因为旧河道关系到整个涵江平原水系问题——水系是历史形成的,如果水系被破坏了,那么当地的生态平衡也就被破坏了,所以你们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洪向华说:“今天我们回头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对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嘱托,可以看出他对水系河流系统治理的科学理念。治理一条水系河流要从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开始,需要一任接着一任干,需要久久为功才能完成,这条水系河流才能真正变害为利,造福人民。”

从这一次谈话开始,围绕木兰溪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综合治理的工作,一项项正式摆在了莆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日程表上。20年时间里,莆田市委市政府一任接着一任干,前赴后继,终于让木兰溪发生了巨变。

中共莆田市委副书记、莆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建辉说:“要有以人民为中心的这个理念,就是你画的这个蓝图,作的这个决策,是不是符合群众的愿望。一个流域的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两年、三五年就做成,也不必要这样急功近利。但是必须要有总书记讲的,功成不必在我,但是功成必定有我。功成不必在我这是一种境界,功成必定有我,这是一种担当。怎么多做一些打基础立长远的事,然后一任接着一任干,特别是新官要理旧账,要把前任定下来的科学的蓝图坚决往下推进,持续把它做好。”

从1999年底开工建设,到2011年,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在历经了11年的建设后,终于全面竣工,共整治河道15.54公里,新建堤防28.03公里,从此,木兰溪实现了洪水归槽。

莆田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健明说:“2011年底,木兰溪下游防洪工程建成以后,城市的防洪标准就提升到了50年一遇。我们统计了一下,近8年间,莆田先后遭受了61场暴雨和35个台风的袭击和影响,特别是2016年的14号台风与1999年给我们造成重大灾害的台风强度相似,但是木兰溪防洪工程经受住了考验,没有出现洪水漫溢。”

2016年的“莫兰蒂”台风,恰巧又遇到天文大潮,沿岸居民甚至拍到了罕见的海水大潮倒灌木兰陂的景象,可是木兰溪两岸堤防稳固,没有再出现洪涝灾害。木兰溪防洪工程不仅实现了洪水归槽,还新改扩建水闸18座,下游425平方公里的南北洋平原,过去年年被淹,现在旱涝保收,种植蔬菜,收益更是提高了好几倍。那些因为裁弯取直被征地拆迁的村民,都纳入了城市化的进程,家家户户都住进了高规格的小区,集体经济也因为有了自己的物业而壮大。

林金星的鞋厂创办于上世纪90年代初,那时候企业实力还很弱小,1999年第14号台风给企业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一楼仓库里成品、皮料、设备都被淹了,损失几百万。

林金星这家鞋厂所在地区,上世纪90年代就是莆田市准备规划发展的华林工业开发区,可在当时,虽然招商力度很大,来的企业却寥寥无几,后来发现,所有规划都碰到了洪涝灾害这个大难题。

华林工业园区是一个洼地,很容易受到洪水侵袭,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形成规模。木兰溪一期防洪工程开工建设后,突然出现了土地供不应求的状况。

当时,随着木兰溪防洪工程的不断推进,林金星就很敏锐地把握住了先机,他们又征了地,盖了新的厂房。

短短几年时间,华林开发区就从无人问津的价值洼地,变成了企业竞相入驻的价值高地,园区工业产值每几年就实现翻番,如今已经达到200多亿元。

桀骜不驯的木兰溪,历经千年,终于被驯服,木兰溪安全了,沿岸群众不会再因为洪涝灾害而遭受生命财产的损失,相反,正在从木兰溪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的综合治理过程中,逐步获得幸福感。

木兰溪水环境的整治,还要从2000年说起,那一年的5月,福建省召开了全省“一控双达标”针对五江两溪污染整治的会议。

时任福建省环境保护局局长李在明说:“习省长(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脱稿讲了很多他自己的理念思路,比如他说,那些肆意破坏环境的人无异于谋财害命。”

时任中共莆田市委书记叶家松说:“当时习书记(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讲完以后,我们也议了这件事,我的理解就是说水患治理完了,水污染得很严重,照样不能用。化害为利,造福人民,这个水要能够用,必须对水域进行治理,治理到以后(能)用的时候这个水才有价值。”

当时,在长度仅仅105公里的木兰溪两岸,分布着20多家高污染企业,4万多一定规模的畜禽养殖户,生活污水全部未经处理直接排到木兰溪。

这一次的包括木兰溪在内的“五江两溪”治理污染行动,被当时的福建省媒体称为“环保风暴”。从那时起,在木兰溪防洪工程顺利展开,逐步实现水安全的同时,水环境污染的综合整治也一步步开始实施。

莆田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林荔煌说:“从90年代以后,我们总共退出了20多家排水量比较大、污染比较严重的企业,比如造纸行业、食品行业、印染行业。2011年出台文件规定鼓励园区外的这些企业逐步向园区内集聚,主要解决园区里面整个对污染的集中控制和集中治理。

随着木兰溪防洪工程建设的逐步完善,落地莆田的企业越来越多,但无论对新老企业,政府部门在环保领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政府部门严抓严管,企业在十几年的发展中也意识到了治理污染排放的重要性,逐渐变成自觉行为。

治理污水排放,并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是一个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究竟往哪里去?莆田市在2000年作出全面治理木兰溪决定的时候,就已经在统筹规划,那时候,全市还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

时任莆田闽中污水处理厂项目负责人何金清说:“当时习省长(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在福建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的战略,要求各个地市都要建设污水厂、垃圾厂。当时莆田的财政十分困难,财政收入只有18亿多,建设污水厂的资金难题相当大,连可研编制的经费都是欠着设计院的。刚好国家发行债券,扩大固定投资,省长就要求我们抓住这个机遇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解决了资金的难题。”

解决了资金难题,闽中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速度很快,到2001年11月,已经接近尾声。

时任莆田闽中污水处理厂项目负责人何金清说:“2001年11月,习省长(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来莆田检查工作,到了污水厂工地来检查,省长在检查路上说到,现在他下乡不看宽马路、大广场,要看污水厂、垃圾厂。因为污水厂、垃圾厂是城市发展的基础,是必须优先超前配套的。当时他看完建设以后强调说,特别要重视管网的配套,因为管网同步建设就解决了当时污水厂行业的通病,就是厂区建完以后晒太阳。在竣工投产的时候,就实现了污水进厂达到6万吨,当时这个厂是8万吨。”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闽中污水处理厂规模逐步扩大,配套污水主管道近200公里,服务范围90平方公里,日处理污水24万吨,尾水达到了国家一级A的标准,不仅把城区生活和工业污水全部收集处理,还逐步延伸到周边的农村。

十几年中,105公里的木兰溪沿岸,已经有四座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行。在木兰溪上游的仙游县盖尾镇,有一个湿地公园,十个水池依次排开,每个池子里都种植着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不了解内情的人很难想象,这竟然也是一座污水处理厂。

莆田市仙游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厂长范示贵说:“我们污水处理厂的水,出水是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这个水排入木兰溪里面是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但是磷跟氮排到木兰溪里会导致水生植物的大量增长,叫水体富营养化。”

与其他污水处理厂不同,这座厂的选址在农村,距离木兰溪仅咫尺之隔,有一定的地利条件。莆田市委市政府就提出,要规划建设一个湿地公园,人工种植水草,吸收氮跟磷,降低对木兰溪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污水处理厂尾水达到一级A,已经是达到了污水处理厂尾水的高标准,很多人认为再建设一个湿地公园,没有必要,可是莆田市委市政府却并不这样认为。

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中共莆田市委原书记林宝金说:“总书记当年提出既要治理水灾害,也要注重水环境的保护。木兰溪的水,我们提出全流域都要达到三类水质以上。如果污水处理厂排出来以后直接进河道,就不可能达到三类水质。让老百姓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水环境,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大家就要想办法,能够提升,进一步提升。认识到位了,再往前迈一步,就可以做得更好。”

当初,这座污水处理厂在拆迁征地的过程中,曾经引起村民的强烈反对,政府不断给村民做工作,还带着村民去参观其他污水处理厂,消除他们“谈污色变”的疑虑,前后花费了一年多时间。而建成这个湿地公园,从通知到征地结束,仅仅用了三天时间。现在,这个公园已经成为周边村民们茶余饭后最好的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