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日报讯(通讯员田栋报道)“妈妈,您身体还好吧?明天我休假,回去看看您……”2月24日下午,忙完手头的工作,新疆准东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局干部徐海亮拿起电话,打给远在140公里外的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牛圈子沟村的哈萨克族妈妈卡孜帕。 今年45岁的徐海亮出生在牛圈子沟村的一个兽医家庭,从事兽医工作的父亲徐万生与牧民巴旦一家关系甚好,谁家有了喜事或困难,两家人都要坐在一起商议,朴素的民族情谊在两个家庭中“生根开花”。 徐海亮小时候,家里买的小羊羔都交给巴旦照料,家里想改善伙食,做些肉食时,就从巴旦家里拿。巴旦家的孩子多,粮食不够吃,徐万生就将自家的米面分出一些给他们送去。尽管当时巴旦和爱人卡孜帕有了3个儿子,但看到年幼的徐海亮可爱活泼,还是动了认亲的心思。两家人还为此举办了一场特别的哈萨克族认亲仪式,自此,徐海亮有了一个响亮的哈萨克族名字“木萨”。一年秋天,徐海亮出了荨麻疹,巴旦夫妇格外上心,听说山里有治疗荨麻疹的草药后,夫妇俩骑马进山四处寻找,带回了对症的草药。 40多年过去了,如今,徐海亮的父亲徐万生和干爸巴旦都相继去世,而两家的情谊却一直延续了下来。一有空,徐海亮就会带着家人去看望卡孜帕一家。从2011年开始,连续8年为老人送去冬季燃煤。 如今,孩子都已成家立业,平时虽然都忙于工作,可两家人一直相处得十分和睦。逢年过节,两家人都要在一起吃团圆饭。“卡孜帕是我的姐姐,我们姐妹俩经常唠嗑,现在我们就希望两家的这份亲情一直延续下去。”徐海亮的母亲张秀香说。 让徐海亮感动的是,这几年每到春节,卡孜帕都让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小儿子带上一只羊去徐海亮家看望。“用我们哈萨克族最尊贵的礼节,延续我们之间的亲情。”今年72岁的卡孜帕说。 “我的这个儿子,时常给我打电话问候,每次来都给我带生活必需品,家里缺啥,都及时给我捎过来,让我心里暖暖的。”2月25日,当徐海亮去看望卡孜帕时,老人拉着儿子的手舍不得松开,嘴里不停地说。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