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教“百花园”到产业“百果园”,增添经济新动能 1981年1月,武汉成立全国首家科技中介服务公司,提出“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服务社会化”,同年8月,举办全国第一次技术交易会; 1983年,率先推进以“放活科研机构、放活科技人员”为主要内容的“双放”改革; 1987年,成立全国第一家科技企业孵化器东湖新技术创业者中心; …… 坐拥89所高校、121家科研院所、68名院士、130多万在校大学生,武汉是全国闻名的智力密集区。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多次探索借力科研院所发展经济,但由于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管理不配套、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长期以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躺在柜子里睡大觉”,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只有20%。 如何把科教优势变成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让科创人员一朝致富,‘名利双收’”。为解决“三权”管理不配套、不合理的问题,2012年,武汉率先出台“黄金十条”,规定科技成果完成人或团队可得转化收益的70%以上,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下海,可保留岗位3至8年。2017年,武汉探索“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工程”,促进科技与资本、与企业精准对接,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为扶持科技企业,武汉实施科技经费“拨改贷”,试点投贷联动,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规模,1000多家科技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在全国首创“萌芽贷”,引导资本“输血”创新创业实体经济。 去年8月,武汉在全国率先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局,成立院士专家顾问团,着力提高在汉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此外,还采取校地共建的方式成立14家工研院,市场运作推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 一年多来,武汉先后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所高校举办大型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活动,一大批科研成果走出校门,奔向市场。武汉大学刘经南院士团队的全球首个“即时判”北斗高精度警保联动智慧系统与两家高科技公司达成合作,协议金额达10亿元;华中科技大学樊宽军教授等的“基于超导回旋加速器的质子放疗装备”与有关企业协议签约金额超10亿元……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武汉探索实施“校友经济”“城市合伙人”“大学生最友好城市”等模式,留住人才、吸引人才,走出了一条“科教培养人才、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路子。2017年,大学毕业生留汉就业创业人数达30.1万,比2012年增长约3倍;5300余名知名校友带来签约项目350多个。 从汉正街搞活到光谷创业,改革创新压茬干 今年,78岁的盲人郑举选又成了汉正街上的焦点人物,访客不断。 1979年,武汉市恢复开放中断了数十年的汉正街小商品市场,103名待业青年和社会无业人员经工商登记,成为全国首批个体经营者。郑举选就是其中之一,他用15元起家,成就了汉正街“盲侠神商”的创富神话。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集中体现了武汉精神。伴随着改革大潮和新技术革命,1988年,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应运而生。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根光纤、第一个光传输系统,并逐步壮大成为光电子、生物医药、高端制造产业“三足鼎立”的高新产业聚集地,成为知名的创业创富“新码头”——中国光谷。 29岁的王星泽是光谷众多创业者中的佼佼者。去年8月,他从美国留学回来,创立合刃科技,开发新一代机器视觉传感器和相应的整套人工智能系统。3个月后获得光谷“3551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冠军,揽得百万元大奖。 昔日,郑举选们选择汉正街创业看重的是管理“放开”,而如今,王星泽们选择光谷看重的是服务“跟上”。“那时候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放开一个口子,市场便迸发无限活力。”武汉市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姚莲芳说,如今要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必须压茬拓展改革广度和深度。 从“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窗口办完事”的行政审批改革,到创立“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审批服务模式;从每年投入上亿元资金开展人才计划,到成立招才局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从创设全国首个创新驱动发展委员会,到开展“千名局级干部联系服务千家企业”活动…… 一项项改革措施,从光谷推向全武汉,政府由“裁判员”向“服务员”转变,推动企业逐步成为市场创新主体,激活大学院所真正成为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在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协同作用下,逐渐聚合成较完善的创新治理体系,奏响自主创新的大合唱。 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湖北自贸区……牢牢聚集国家战略,武汉近年来在创新发展道路上坚定前行。到2017年底,武汉市场主体总量突破100万家,光谷平均每天新增市场主体59家。 《 人民日报 》( 2018年10月20日 04 版) |
相关阅读:
打印|收藏|发给好友【字号大中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591-87095151举报邮箱: jubao@fjsen.com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 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